大渡桥横铁索寒!
22位勇士用生命铺就红军北上之路,而幸存者的选择却让人惊讶。
1955年,北京中南海,毛主席正在审阅首批授衔名单。
看到“刘金山”三个字,他停笔良久:“此人当为少将。”
消息传到四川,这位飞夺泸定桥的勇士却做出一件令人瞠目结舌的事——他连夜写信请求毛主席给自己降衔:
“国家培养我已够多。读书不多,治军不精,少将难当。”
01 生死时速,红军临危受命
1935年5月,红军行进至大渡河安顺场,前有天险,后有追兵。
蒋介石的部队企图将红军消灭在桥头上。
红军面临石达开的命运!
大渡河水湍急汹涌,两岸都是高山峻岭。
这座铁索桥,是3万红军北上的唯一通道。
毛泽东与林彪、聂荣臻在地图前反复推演后,果断下令:
“杨成武四团,三天夺下泸定桥!”
02 昼夜奔袭,创造行军奇迹
命令传到前线时,红四团离泸定桥还有240里。
时间只剩20多个小时。
战士们一整天没顾上吃饭,天又下起大雨,全身淋透。
他们冒着雨,踩着泥水前进。
对岸出现无数火把,是敌人的增援部队。
红四团战士索性也点起火把,伪装成敌军跟着对岸并行。
敌人发现后喊问:“你们是哪个部分的?”红军战士高声回答:“是碰上红军撤下来的!”
雨越下越大,像瓢泼一样,把两岸的火把都浇灭了。
对岸敌人只好停下来宿营,红四团却仍旧摸黑冒雨前进。
03 十三根铁链,天堑变通途
29日凌晨6点,红四团终于赶到泸定桥。
眼前景象令人胆寒——桥板已被敌人抽掉,只剩下13根光溜溜的铁链,还被擦上了猪油。
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,撞击在岩石上,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,涛声震耳欲聋。
对岸敌人狂妄叫嚣:“来吧,看你们怎么飞过来吧?”
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。
22名勇士拿着短枪,背着马刀,带着手榴弹,冒着敌人密集的枪弹攀着铁链向对岸冲去。
04 火海突围,勇士壮举惊天地
突击队刚刚冲到距对岸十几米,敌人就放起火来,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。
千钧一发之际,传来团首长的喊声:
“同志们!为了党的事业,为了最后的胜利,冲呀!”
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,更加奋不顾身,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,冲进城去。
激战两小时,守城敌人被消灭大半,其余狼狈逃窜。
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,取得了长征中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。
05 英雄无名,壮举永载史册
22位勇士的姓名大部分已无从查考,在《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战史》中留有姓名的仅5人。
目前已找到了第八位英雄。
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馆馆长表示:“我们会将这项工作进行下去。”
幸存勇士选择平凡。
刘金山在1955年授衔时主动要求降衔,他从少将降为大校,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。
他说:“与牺牲战友比,星星再多也不够。我要的只是对得起心里那根铁索。”
1974年冬天,刘金山病危时,迷迷糊糊抓住探望者的手说:
“我部队里还有欠条没销,帮我还了。”
那是1942年他向伙房借的两斤盐,账簿早已作废。
探望人员强忍鼻酸答应:“保证抹平。”
刘金山这才放手闭眼。#历史故事#历史事件#历史人物#
杠杆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