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夜回到解放前”,钢铁市场的现状真的让人有点哭笑不得。费劲半个月涨上去的行情,转眼一天全跌回。想想那些盯着市场走势熬夜的行业人士,估计此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:活得不如黑色金属坚硬。更让人心累的是,这种跌宕起伏已经成了近年黑色系市场的“传统艺能”,“药效”稍纵即逝,每次政策给行情注的“强心针”,还没等市场反应过来,就失效了。结果呢?供需关系一出场,才发现什么奇招妙计都只是小打小闹,终究逃不过经济规律的法则。
想扭转局势?那铁定不能靠政策的“隔靴搔痒”,而是要有“壮士断腕”的狠劲儿。产量非得砍一点不可,但这对钢铁行业来说,却像让马拉松选手主动砍掉一条腿——虽说是长远减轻负担的好事,可短期伤筋动骨,谁乐意?看着房地产市场披着拖慢经济的“魔毯”遮天盖地,钢铁行业这颗摇摇欲坠的棋子在全球货币宽松的周期里,直接被晾在了一边。
现如今,全球金融市场的局势对比就像咖啡馆里的大佬聚会:黄金和有色金属趾高气昂地坐头排享受关注,股票市场疯狂“起舞”吸引目光,而黑色金属却像被冷落的小透明在角落里默默吃瓜。原因很简单,金融市场玩的是预期,但商品市场更踏实,啥都得实体需求支撑才站得住脚。当降息刚启动时,经济还处于下行周期,因为各种产业链相互传递反应,这“信用扩张”的效果得慢慢“熬”,少说也得6到12个月才发力。所以说,甭指望黑色系“一夜翻盘”,现在只不过是昙花一现。
实在顶不住了的铁矿石早晚也得往下掉,双焦(焦炭和焦煤)也扛不住压力。需求旺季没啥动静,原料价格一看行情也立马跟着跳水。尤其到了10月,铁水产量预计见顶回落,这负反馈直接拉着钢材和原料来了个“联动式双杀”。从现在的市场情况看,风险释放还没完,估计接下来还有更多人得熬夜盯风向。
问题是,内需都在疲软,如何实现市场再平衡?拿五大材的表需数据来看,今年库存高了不少,但去库速度慢得像按了暂停键。虽然生产数据看上去一切如常,可具体钢材“去哪了”却成了无解谜题。市场的体感就是一个字:“差”。有人说,难道是生产环节的某个“暗区”出了问题?具体答案暂且不清,但显然市场的运行逻辑还是没调整过来。
出口倒是弥补了一部分内需不足,可是到了四季度,出口也开始疲软了。上半年靠低价抢出口,今年的出口数据看起来还算不错。可到了8月,增长幅度已经降到“冰点”,环比还掉了3.3%。尤其是板材出口“中招”,同比下滑了15%以上。加上欧美已经开始摆出“关税壁垒”的姿态,这对钢铁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而市场上的贸易商简直是流年不利,这两年“期现套保”的操作频繁得像被写进商户日常课表。“低买高卖”是理想状态,可现在货多需求弱,价格稍微涨一点就被套保压回去。拿前几天来说,假期临近,保证金上调,空头提前疯狂“押宝”。对于靠赚差价的贸易商来说,要和期现操作抢饭碗,简直就是在铁岭用塑料刀挖煤——稳赢倦输。
当然,市场也不是完全没希望。四季度还是有些政策利好值得期待的,经济层面持续向好,钢铁行业稳增长的政策还在路上。甚至还有人信心满满地预测,国内降息放水的概率也许会增加。只要经营节奏拿捏对,钢铁行业说不定还能抓住“危中之机”,重新找回一波上涨的良机。
至于黑色系的凄惨风光,折射出经济背后更深层次的供需矛盾。那么问题来了:大家对传统工业品的未来,还会抱有期待吗?或者说,这个被拖累的市场,真的能在内外交困中寻到新方向吗?
杠杆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